你的位置:大发彩神8争霸地址 > 产品展示 > 八路军成立, 毛主席得知罗炳辉职务, 勃然大怒: 这是欺负老实人

产品展示

八路军成立, 毛主席得知罗炳辉职务, 勃然大怒: 这是欺负老实人

2024-11-04 07:36    点击次数:74

阅读之前, 麻烦用你发财的小手点点 " 爱心 " , 创作不易, 感谢大家的支持 !

文丨月禹落岩

编辑丨月禹落岩

1937年8月,陕北红军改编为八路军,这本是为了更好地抗击日寇,可谁能想到,红9军团军团长罗炳辉却被降职为八路军副参谋长。

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连毛主席都为他抱不平,直言这是 “欺负老实人”?

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缘由呢?

早年征程:从旧军队到红军的传奇之路

1915年,18岁的罗炳辉怀揣着梦想,从云南昭通踏上了参军之路,加入了滇军。

在旧军队里,罗炳辉正直勇敢,对部下关怀备至,而且坚决抵制贪污腐败。

可他的这份正直,在那个乌烟瘴气的环境中,却成了被排挤的理由。

后来,罗炳辉成为了吉安靖卫大队队长。

1930年,他毅然带领部队起义,改编为红军江西独立第五团,自己担任团长。就在这个时候,毛主席和朱老总前来慰问。

毛主席听闻罗炳辉枪法了得,便好奇地问道:“小罗啊,听说你的枪法很准,是不是真的呀?”

罗炳辉笑了笑,自信地说:“毛主席,我这枪法可不是吹的。”

说着,他当场露了一手枪打飞鸟,那精准的枪法让毛主席和朱老总都赞叹不已。

长征风云:红9军团的英勇传奇

在长征时期,罗炳辉担任红9军团军团长。

红9军团就像一把锋利的匕首,承担着侧翼掩护的重要任务,被称为“战略骑兵”。

他们深知自己的使命艰巨,随时准备为了革命事业做出巨大牺牲。

四渡赤水期间,红9军团接到了一项艰巨的任务——伪装成主力部队吸引敌军。

他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,可命运却跟他们开了个玩笑。因为晚到乌江6小时,他们被截断了渡江通道,瞬间成了孤军。

但罗炳辉临危不乱,他冷静地分析局势,果断决定打一场伏击战。

“兄弟们,咱们现在虽然孤立无援,但我们不能怕!给我狠狠地打!”罗炳辉大声喊道。

战士们士气高昂,奋勇杀敌。

这一仗,他们成功击溃了黔军7个团,俘虏敌军1800多人。随后,他们历经艰难险阻,与中央取得了联系。

在单独行动两个半月后,终于与主力部队会合。罗炳辉的指挥才能和勇敢无畏,让大家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。

1935年6月初,红9军团渡过大渡河,进入泸定城后,又面临着新的挑战。

天全河上的铁索桥被敌人破坏了,而此时的罗炳辉正发着高烧,身体极度虚弱。但他没有丝毫退缩,依然强撑着指挥部队攻克天全。

“同志们,我们一定要拿下天全!为了革命的胜利,冲啊!”罗炳辉的声音虽然沙哑,但却充满了力量。

战士们在他的激励下,奋勇向前。经过激烈的战斗,他们终于攻克了天全。

而罗炳辉却因为过度劳累,力竭昏倒在地。这场战斗,罗炳辉立下了奇功,可却很少有人知道。

降职之因:复杂局势下的艰难抉择

八路军成立时,罗炳辉被降职为副参谋长,这让很多人都感到意外。

降职的原因主要有两个。

一是在长征后期,罗炳辉随左路军南下时犯了错误。

当时,张国焘执意南下,红32军的将士们心中不满,却遭到张国焘的报复。罗炳辉为了保护部队,无奈之下只能跟随左路军南下。在这个过程中,他在卓木雕会议上支持了张国焘,还把彭绍辉给朱老总的信交给了张国焘,这一行为让彭绍辉陷入了困境。

二是红32军缩编后的编制问题。

红32军被编入120师359旅718团,罗炳辉显然不适合担任团长一职。于是,他只能挂职八路军副参谋长,被调到八路军武汉办事处从事统战工作。

这对于一心渴望在战场上杀敌的罗炳辉来说,无疑是一种痛苦的折磨。

毛主席得知罗炳辉被降职后,心中很是不满。

“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吗?罗炳辉可是一员猛将,这样安排太不合理了。”毛主席说道。

1938年,在毛主席的过问下,罗炳辉调到新四军工作。

他先后担任第一支队副司令员、第五支队和二师师长。在新四军的日子里,罗炳辉充分展现了他的卓越领导才能和高尚品质。

他治军严格,要求军官必须与士兵同甘共苦。“我们是为了人民而战,不能有任何特殊待遇。”罗炳辉严肃地说道。

有一次,部队征用了百姓的渔船却没有及时给予补偿,罗炳辉知道后,大发雷霆,怒斥办事人员。罗炳辉对百姓的疾苦感同身受,深受百姓的爱戴,大家都尊称他为“罗青天”。

英雄落幕:未竟的梦想与遗憾

1946年,解放战争爆发了。罗炳辉担任山东军区2纵司令员。多年的高强度作战已经让他的身体不堪重负,他患上了严重的高血压。

1946年初,他的食道血管破裂,新四军军部安排他在临沂休养,并提拔他为新四军第二副军长,由韦国清代理2纵司令员。

然而,命运却在这个关键时刻再次露出了残酷的一面。1946年6月21日,当国军进犯鲁南解放区时,罗炳辉突发脑溢血,在兰陵永远地离开了人世,年仅49岁。

临终前,罗炳辉心中充满了遗憾。“我多想亲眼看到新中国的诞生啊,可惜我不能死在战场上……”他的声音微弱,但却充满了对革命事业的无限眷恋。

罗炳辉的离去,是革命事业的巨大损失。他的一生,如同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,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进。